守护藏东江河源 擘画生态新画卷
2025年08月20日 04时37分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文】
8月15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召开全区江河源保护工作推进会,对实现西藏江河源长远保护、持续保护、全面保护目标,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江河源保护决策部署,构建西藏江河源共治共建共享良好工作格局,作出具体实际工作安排。为深入贯彻工作会议精神,昌都市生态环境局及时组织召开昌都市江河源保护深入推进部署会,市财政局、司法局、水利局、林草局等市直部门参加会议。
昌都市位于青藏高原东缘,作为区域生态安全屏障和重要水源涵养地,是全区乃至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澜沧江、怒江、金沙江“三江并流”是构建西藏水生态安全屏障的核心区域和水资源战略保障重要基地,此次会议召开对推进昌都江河源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深入实施江河源保护行动工程逐步形成江河源保护体系,有效解决江河源生态环境问题,切实维护江河源生态安全,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提供有力支撑保障。
会上,昌都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格松江措同志针对加强江河源保护提出以下要求:一是全面提升思想认识,坚决压实保护责任。江河源保护在巩固生态安全屏障方面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要站在党和国家全局高地,深刻把握江河源保护的重要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区党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落实江河源保护举措,做到思想同心、行动同行,全面巩固江河源保护工作成效,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二是分级分类重点推进,坚决完成保护任务。2025年作为江河源保护攻坚之年,各部门要对照“三大行动、九项工程”,认真梳理工作进展情况,查缺补漏,巩固提升,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解决保护工作问题,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林草领域涉江河源保护监管,推动即有问题“清仓见底”加大监测能力建设力度,全面提升监测能力、分析能力、预警能力、监管能力建设水平,推动横向生态补偿政策落地实施,确保江河源保护工作部署不落空、责任落实不空转、任务完成不漏项。三是切实加强长远保护,坚决巩固长效机制。西藏江河源保护作为中央巡视、国家审计、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以及美丽西藏考核重要监督内容,各部门要对照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严格履行保护责任,依据《江河源保护行动方案》和《江河源保护攻坚战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及牵头任务,坚持“谁的孩子谁抱走”,加强江河源长远保护力度,全面系统梳理江河源保护相关科研成果、宣传教育成果,对江河源保护工作成效亮点积极提炼,培树一批典型事迹和示范工程,持续加强成果转化运用,在系统直接五年攻坚战成效经验的基础上,谋划 “十五五”江河源保护工作方案,储备实施新一批江河源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加强协调联动,提升江河源保护工程整体性和系统性,确保西藏江河源长远保护、持续保护、全面保护的目标全部完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