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项目赋能增收 绿色岗位惠及民生

2025年09月10日 04时58分

【字体:

打印本文

分享:

今年以来,昌都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扣 “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 战略目标,以绿色发展为主线,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民生福祉,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

昌都市以推进国土绿化、生态修复等项目为切入点,吸纳农牧民参与林草生态建设。通过科学实施营造林、退化草原治理、沙化土地治理等项目,为农牧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依据《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下达 2025 年生态岗位的通知》及《西藏自治区生态岗位管理办法(试行)》,完成了 14 万余名林草生态岗位人员和护林员的遴选工作,预计上半年将兑现补助 3.91 亿余元,切实增加了农牧民收入。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坚持多元模式发展。本地国土绿化项目优先采购本地苗木,组织苗圃管理人员培训,不仅拓宽了本地苗木销售渠道,还提升了苗圃运营管理水平,带动了苗圃产业发展,通过土地流转金、分红、劳务费等形式,让群众共享生态红利。此外,昌都丰富的林下资源,如冬虫夏草、獐子菌、松茸、贝母等,其采集销售活动每年为农牧民增收 2 亿元以上,进一步激活了农牧民增收新动能。​

2025 年,昌都市充分发挥生态工程吸纳劳动力的作用,促进农牧民就近就地就业。截至目前,13 个林草重点项目已带动 964 名群众增收 1035.2 万元,人均增收 1.07 万元,预计上半年林草生态岗位补助发放 1.85 亿余元。同时,组织 5939 名群众赴拉萨南北山植树造林,实现增收 5000 万元。这一系列举措,不仅让农牧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加了收入,还激发了他们守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走出了一条生态美、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下一步,昌都市将以玉龙铜矿绿色智慧矿山建设为样板,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高地创建工作。持续推进矿山绿色化、智慧化转型,推广先进的生态修复、绿色开采、节能减排、智慧矿山建设经验,在全市矿山领域形成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同时,不断完善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体系,加强林草项目与生态产业的深度融合,强化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共进,努力开创昌都市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的新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友情链接:

主办:昌都市生态环境局   地址:昌都市卡若区城关镇达因卡达瓦路生态环境局

藏ICP备13000004号-1 藏公网安备 54212102000004号

昌都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及邮箱:0895-4831144,cdwangxinban@163.com

昌都市生态环境局举报电话:0895-4822284  邮箱:cdhb4822284@163.com